※原載於:《新地文學》,第24期(2013.06),頁79-83。
●耽美、嗜愛的朝聖之路──吳俞萱《交換愛人的肋骨》
廖育正
那個穿著自己親手縫製的美麗衣袍的少女,神情貞定。她步伐穩健地走著,要去巴黎,去布拉格,去里斯本,去柏格曼電影裡的陌生國度,去看看大野一雄的白色木椅,去搭金基德的微晃小船……。在她簡單的行囊中,裝著自己手抄的詩篇。她要把自己為藝術大師所寫的詩句,親口唸給他們聽。
問她:怎麼去?「這路途會掩埋我,也將╱治癒我」,她眼神閃閃發亮:「一切無限清澈無邊神祕的詩意靈光,總令我癡迷。」這少女劍及履及,一秒想好,下一秒就在路上了。問她怎麼去,要問的是,「去」是什麼?何謂「去」?
天賦的詩人才情,加上中國文學系的密集訓練,吳俞萱一派自然地表述著細膩的情感,也為這些情感找到了魅人的詞語。在她那雙清澈的眼中,情思的世界如此美麗,近乎不可思議:
我在等待樹林燃燒的那一天
你將捧起我的臉說,一日將盡
〔……〕
你說,如果我渴了
前院那棵羊齒如傘的桫欏
能垂滴朝陽來不及獵食的霧露
只要仰起臉,微啟雙唇
你會為我,搖晃
透過「你說╱我說」的典型情詩模式,去追索純粹的情感;那是一種容不下任何分心的,無從妥協的姿態。在情事的賽局裡,出於對「心理絕對赤誠」的要求,吳俞萱架構出奇幻的場景:「真心失誤,還是╱為了精確地捏造?╱小丑擦過我的邊╱露出從一而終的眼神╱漏接╱一顆球」[3]。愛欲若能構成宇宙,端賴一種執著的、絕對的,堅貞的女子眼光:「如果我旋進你的夢裡,是沒有影子的光,你要成為我的神,才能牽著我起舞。」[4]這樣的愛情宣言動人之餘,也不無禱詞的色彩。
趨於聖化的,不只情感,還有藝術。所有吳俞萱肯認的,甚至在詩中禮讚、對話的藝術文本,都成為她朝聖的對象:大野一雄、Frida Kahlo、Ingmar Bergman、Theo Angelopoulos、Marguerite Duras、Herta Müller……這些大師的名字,說明了吳俞萱的心之所向,更反映了一位年輕詩人的精神血緣。
《交換愛人的肋骨》裡,有很大一部分的篇章,是使用一種特定腔調,去描述置身各種電影、舞蹈、小說、畫作的經驗。這種對前人作品的再創作,出現了令人玩味的互文性,或者廣義的文化再生產──但吳俞萱顯然對其中的後設不感興趣。她的互文,明確地說,就是以自己的詩句作為基調,去描述令自己心醉神馳的藝術作品,並且置入一己的感受或(自由心證的)引申;她的引申,幾乎全是進入文本細節、情感層面的書寫。簡要的說,是用現代詩的形式,寫成的電影心得、讀書心得、觀舞觀畫心得。這些心得常由情感的被激發為始,進而發展出模糊的哲思。她敏銳地捕捉了藝術作品中的情感軌跡,或者說,捕捉了她自己幽微的心理投射,呈現出隱晦而迷人的風貌:
靜物那樣不朽
今天的妳已經成為過去的妳
一無所見,同時
毫無遺漏
回到空地的邊緣
夢見千百個過去
沒有一個歸屬於妳
而明天,也將成為
進入文本細部的情意衍生,可以視為吳俞萱與各個藝術前行者的對話──或者,一個忠實觀眾的自言自語。藝術家和情人,在她詩裡被神聖化,成為至高的存在,以及完美的對話對象。她帶著一片忠誠,甘願獻身藝術與情感,類乎信仰,高度專注,全無懷疑。這一象徵式的朝聖,底景往往氣氛靜謐、畫面唯美、人煙稀少……不無為藝術而藝術的唯美主義情調。
朝聖的激情,美則美矣,更有野蠻的一面。當代女作家在情慾方面取得的豐富成績,對今日的讀者而言或許已無驚喜。然而吳俞萱筆下的情慾,帶著一種天然的野蠻,沒有一脫以搏版面的張揚,這或許正是她有別於時下風潮,更顯意味深長的地方:
初經過後
女孩都會有隻狗
前天,我的狗來了
是隻鬥犬
三條腿瘸坐在門外
我還來不及回神
此刻牠已經趴在我心上
我多麼渴望
取下我年輕的戀人最純淨的淚水
而後滿手血污
他卻在黃昏的時候
想起正午
想起正午那場暴烈的雨
她步伐堅定地走在耽美嗜愛的朝聖之路上,並把一路上的見聞放進詩裡,這意味著其他視角的缺席。她詩裡不是沒有歷史,有的是一己愛情的小史;她詩裡不是沒有政治,有的是遙望情敵的政治;她詩裡不是沒有階級和社會,但幾乎全都在藝術與情感的聚焦中悄悄退位。這樣的詩,一方面教人讚嘆它的純粹與唯美,一方面令人驚訝於其焦距之固定。比如戰爭,對她而言是這樣的:
做愛的時候,又被他亮白的身體魅惑到閉不上眼睛,他惱了便直舔我睫毛,說澆水才長得快。怕戰爭來,所以我努力記一些他身體的特色,並全數背下。左乳較大。右腋有兩顆痣貼得近,快成一大顆。鎖骨凹陷處可容納我的鼻子。心窩壓了會痛。其他地方也許下次看清楚再背。他誤會我反常地安靜,就做了比平常久四分鐘,我跟著他的節奏,好像記得更牢了。
彷彿張愛玲〈傾城之戀〉的變奏,來自吳俞萱對情感的高度執著、絕對坦白──殘酷如戰爭,不比跟情人洗澡。專注於當下感受的作風,使她寫出迷人的詩,也一定程度揭開了私人生活。厭棄謊言的她,從一而終地,忠於情感的狀態;而作為一位經常帶領藝文活動的講者,她的公眾形象已與她的詩作緊密連結,甚至開始相互詮釋了……
藉著陌生的異國風情,與尊崇的藝術家作品邂逅,以及和親暱情感對象的對話,吳俞萱描繪出一則一則充滿詩意的場景。壓卷之作,敘述了個體與群體的交接、虛應、若即若離,精彩地成為時間與生命的隱喻:
滾進遊行隊伍
我所有心願變得年輕
在這條喧囂翻騰的長路上
遇見舊識
一一卸下防備
說:日子久了
他們也有些想我
手心的汗
被我捏出一朵朵花
插到他們的耳後
當他們轉身走遠
我才低低地說:
原諒我不曾把自己
敞露在話裡
就當作多年來我一病不起
而明日走來
戴上空白的面具模仿
昨日的形跡
混入
遊行隊伍
與我義憤且憂傷地
不是每個女人都喜愛謊言,至少吳俞萱不是。深居簡出的她,拒斥應酬談笑,只要人與人直接交流的真心。稍有了解的,沒有人會怪罪她「不曾把自己╱敞露在話裡」。就算你我之間,有誰當真一病不起以致缺席,也將有一位戴上空白面具的無臉之人前來代替──它混入群眾的隊伍,懷著且真且假似有若無的義憤與憂傷,一言不發,又極其誇大地手舞足蹈。這位「明日」,乍看如同熟悉的「昨日」,雖與你我站在同一側邊,走在同一個方向,卻沒有誰知道它的真實身分與真正立場──曾經的你,還是你嗎?曾經的我,(在你眼裡)死了嗎?
只是,在喧嘩的激情遊行中,那位穿著自己親手縫製的美麗衣袍的神情貞定的女子,早已不知去向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