※原載於《新地文學》(新北市:新地文化藝術有限公司),第25期(2013.09),頁109-111。
●莫輕看讀者──答黃錦樹先生
廖育正
自去年「神話不再事件」開始,近來台灣文壇「散文論題」沸沸揚揚。從敘述者真偽、文類默契,到獎項弊端,黃錦樹、唐捐二先生與我各自表達了看法。其中,黃錦樹〈散文與市場自由主義〉[1](簡稱〈黃文〉)對我前文〈你做孝女白琴 他玩Candy Crush〉[2](簡稱〈Candy〉)有所曲解。簡單回覆如下:
一、〈黃文〉似乎認為,〈Candy〉要為「山寨抒情散文現象」辯護。我認為這項看法失準。我支持的不是「此現象」,而是此現象得以出現的自由原則。譬喻地說,我擁護的不是「孝女白琴」,而是Candy Crush。
二、明白地說,我支持寫作者擁有高度的寫作自由與參賽自由──而作品若是糟糕,讀者也有不看的自由。黃錦樹所謂「山寨抒情散文」,讀者可以喜歡,可以不喜歡,但無論如何,文學場域的自由原則應當被保留下來──就算流弊可能衍生。
三、〈黃文〉指出「那樣的文風〔按:「孝女白琴文風」〕本身就是這些年來市場自由主義的產物」,在我看來,恰好犯了因果錯繫的謬誤。即使是「文學市場的自由主義」,也不必然導致「那樣的文風」。「那樣的文風」之所以出現,原因可能非常多端,從社會機制,到人心欲求,乃至諸多層面的交互作用──單一原因和單一結果的直接連結,顯得武斷。而〈黃文〉所謂「教改」之類比,將兩個不同議題一齊簡化,亦是失當。根本地說,就算「孝女白琴文風」真不可取,也難據以駁倒自由原則。
四、況且,〈黃文〉要扣個「市場自由主義」的大帽子,我認為不宜,也不願就範。讀者對文學作品的鑑賞態度,並不能直接反映在市場數據上。市場自由主義以供需的量化來決定價值,甚而形成話語霸權。但我強調的是:文學價值並不只取決於銷量或文學(獎)權威,讀者各式各樣的閱讀╱非閱讀╱反閱讀行為也是重要的決定因素。這些行為可能化身為各種日常的、非關市場的方式,影響其他讀者的行為,乃至間接影響了文學鑑賞的總體過程。這並非忽視話語霸權可能與單向度社會相互坐實,而是就個人的認知與經驗,所提出的一種觀察。〈黃文〉指出「我們這些行動者,長期忽略了文學場域的自主性,其實有賴於場域內的自我監督」以及「嚴厲書評之說」皆有見地,不妨納入我的觀點一併參照。
五、在承認差異的原則下,各種尖銳的異議與各種樣貌的散文,都應該擁有發言權,可在文學場域內自由競爭,爭取各自的認同者。至於過程裡可能被忽略的平等原則,則可藉著修改制度來改進。如唐捐提議的以整本文集為單位進行評選,想來或許可行。文學獎流弊有目共睹,但一竿子打翻也只是方法之一。黃錦樹先生直言取消散文徵獎,說得瀟灑痛快──但取消之後呢?
六、行文至此,我仍相信讀者將有各自的智慧,或僅僅是某種可能,在茫茫文海裡自作主張、自行判斷。誰都可能在自認為清明的取捨間恍神,都可能被強勢的意見與各種權威推著走──但在自由原則下,我們保留了辯詰、討論的空間,永遠有下個機會去修正前一秒的判斷。讀者的品味不完全是被塑造的,讀者也有反思、反制、反動的可能。〈黃文〉之出現,及其引發的迴響,正好坐實了所謂「反思可能」──是以在我的觀點下,不僅樂見〈黃文〉,還期待更多「〈黃文〉」。「反思」不是廢話,否則這系列文章都是廢話──何況廢話也能作成好文章。唐捐疾言「莫輕看散文」[3],我雖還沒按讚,乾脆先改寫他的話:莫輕看讀者。
2013年6月25日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